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证券日报:理性看待理财回暖与债牛相互催化!

证券日报:理性看待理财回暖与债牛相互催化

时间:2025-11-10 07:27:25 来源:枕粱百科网 作者:电影 阅读:119次

  苏向杲

  近期,证券债牛银行理财市场回暖与债市走牛相互催化持续引发关注。日报

  何为“相互催化”?理性理财即理财资金大幅买入债券——债市上涨——理财产品收益率上涨——投资者申购理财——理财资金继续买入债券——债市新一轮上涨,该反馈路径与去年底的看待“赎回潮”正好相反。

  这一轮“正反馈”在数据层面的回暖表现是:据国盛证券测算,今年4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较3月末增加1.34万亿元,相互存续规模大增既意味着有增量资金在购买理财,催化也意味着理财机构要将这些资金“投出去”。证券债牛数据也显示,日报4月份银行理财资金净买入债券现券高达4059亿元,理性理财较3月份净买入额大增2821亿元,看待创下2020年以来单月净买入新高。回暖

  实际上,相互早在今年2月份,催化银行与债市已步入“正反馈”通道,证券债牛今年4月份则有加速之势。“正反馈”的结果是,中证全债(净价)指数2月份至4月份持续上涨,其中4月份上涨0.36%;此外,据安信证券测算,4月份银行理财产品整体平均年化收益率升至5.3%,破净率大幅回落至4.7%(去年12月份的历史峰值为29.2%)。

  理财市场回暖与债市走牛不仅利好各类理财机构,还利好投资者。不过,在“形势一片大好”之际,机构和投资者仍需保持理性。

  首先,理财机构要强化对市场的研判,合理控制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理财规模。自2022年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以来,随着股市及债市波动,银行理财市场已出现了两轮“赎回潮”,对理财机构和投资者均形成了负面影响。从未来看,随着市场周期性波动,“赎回潮”或“申购潮”难免会再次出现。这要求理财机构在市场向好时保持理性,克制规模冲动,合理安排理财产品发行节奏,避免大规模发行后市场突然掉头向下。

  其次,理财机构要优化投资结构,适当增配能稳定理财产品净值的资产。债市向好时,银行理财资金往往会大幅增配债券尤其是收益率较高的信用债,这能提升理财净值和业绩表现。但若市场出现下跌尤其是连续下跌,则会损害理财机构和投资者利益。因此,债市向好时,理财机构也要适当增加存款、同业存单等流动性好、净值较为稳定的资产,避免扎堆配置处于上涨通道的资产。

  第三,理财机构要优化产品结构,多发行长期、封闭型产品。市场向好之际,短期、开放性产品往往表现较佳,但一旦市场变差,短期、开放性产品的大幅赎回,会给理财公司现金流管理形成巨大压力,投资者也会出现“买在高点”的情形。因此,理财机构要适当推动长期、封闭性产品的发行,降低市场波动对理财净值的冲击。

  最后,理财机构要合理设置业绩比较基准,强化投资者教育。目前仍有大量投资者对银行理财的认识还停留在“刚兑”时代,且一部分投资者在购买理财时仍以近期收益率作为参考。在这种背景下,理财机构要充分提示投资风险,避免因投资者不合理的预期而引发赎回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diffusioncd.com/xinwen/36410.html

(责任编辑:交通旅游)

相关内容
  • 科技类UP主达116万 陈睿:希望B站带动更多年轻人爱上科技
  • 高薪仍请不到员工,美企利润被用工成本吞噬
  • 上市首日收涨16.7%,背后闪现这家A股公司
  • 缺钱!明星都接不到戏,有电影发行预算大减,影视业比去年更难!
  • 白重恩院长建议与美日分享顶尖科技,引发争议
  • 540亿元涌入,这类ETF火了……
  • 外交部回应中国美国商会白皮书:希望美方认真倾听美国企业的理性声音
  • 助力原创音乐提质增效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面向全行业推出一站式音乐制作服务平台
推荐内容
  • 维视图像涨超12% 成交量超过365万
  • 专访:美国拉拢东盟遏华图谋难以实现——访泰国法政大学比里·帕侬荣国际学院教授杨保筠
  • 拔点攻坚、清面清源,以更加细致扎实努力为“控得住、放得开”奠定基础!李强在长宁检查疫情防控工作
  • IE退役,Edge难收微软失地
  • 微泰医疗
  • 俄外交部发言人: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将于19日参加金砖国家外长会晤